
【内容提要】2016年底,“铁柱来信”在全济南市的党员干部中掀起一股反思热潮。写信人是一位外地基层干部李铁柱,他在信中历数济南城市管理的三大问题:占道经营、违章建筑、环境卫生脏乱差。
这封信,被济南市委书记王文涛在一次重要会议上当场宣读并印发给与会者。这次会议之后,济南市掀起了一场堪称史无前例的拆违拆临行动,仅前三个月,就拆了违法建设近万处。
在视察拆违现场时,王文涛和市长王忠林之间,曾有过这么一段对话。
王文涛:说济南像个县城就是这个感觉。
王忠林:它连县城都不如,就像个农村大市场。
如今,土豪云集的某高档小区拆了,承载无数人记忆的山师东路拆了,高架桥下的花卉市场也拆了……4月25日,济南晒出了拆违拆临行动第三期(第一部分)任务台账,又将有近两万处违建在5月底前拆除。
行动力度如此之大,自然引来不少争议。有人说这是领导的政绩工程,有人说这砸了很多人的饭碗,更多的人在拍手叫好,他们觉得,济南的城市形象早已被糟糕的城市管理损伤殆尽,不破不立,济南早就需要来一次“洗心革面”。
拆违拆临绝不仅仅是为了整洁卫生的市容市貌,它更像是济南对过去的一次刮骨疗毒,也将为城市发展腾出更多的机遇和空间。
拆违,是向挑战法治权威的行为宣战!
拆违,是向济南过去的邋遢与懈怠宣战!
拆违,是为了迎接一个更好的济南,更强的省会!
4月中旬,人民日报就曾专门刊文点赞济南市拆违,也为其他省市的拆违工作提供借鉴。

《人民日报》4月12日11版
以下为人民日报原文:
济南3个月拆除违法建设上万处
拆违大动作 依法拔钉子
对于肖斌来说,在济南市市中区城管执法局工作的10余年里,他已经记不清某高档小区经历过大大小小多少次针对违法违章建筑的整治行动了。即便如此,在今年1月的摸底排查中,这个别墅区的违建数量依然惊人:在全部311户业主中,有261户存在违建问题。“建了拆,拆了建,成为城市管理中的一大顽疾。”肖斌说。
不过,这次济南市的拆违拆临行动让肖斌燃起了根治这一顽疾的希望。不仅仅是因为此次行动在济南城市管理史上空前浩大——截至2021-03-09,济南市累计拆除违建10187处。更是因为在此次行动中,济南建立了多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对于违建实施账单管理,联合惩戒,试图探索出一条拆违法治化、制度化、常态化的有效路径。
以法为绳,联动惩戒,业主主动拆除违建
说起某高档小区,老济南几乎无人不知。这个坐落于济南千佛山景区后的别墅群,依山而建,风景宜人,2008年交房至今已有8年。8年间,或因业主间的攀比、或因房屋自身设计问题、或因当初开发商的口头承诺,私搭乱建屡禁不绝,大多数别墅都存在违建问题。
“最常见的,就是业主自行在别墅外私自搭建车库”,走进小区,肖斌指着违建一一介绍。2013年起,他开始担任负责这片区域的城管执法局舜耕中队中队长,对小区里的情况“门儿清”。除了车库,还有不少业主建了“楼外楼”,几乎等于在自家别墅外又建了一栋房子。更夸张的是,不少依山而建的别墅,业主沿着山体,把本是公共区域的小山,改造成了私家花园,甚至有凉亭、球场等设施。
2010年,为了控制小区内日益泛滥的违建问题,城管部门设置专门的岗亭,限制装修材料的进出。2013年前后,城管部门也曾尝试进行过较大规模的整治行动,“但这个小区里都是不差钱的主儿,你今天拆完了,等风头一过,立马又重新建了起来。”肖斌无奈地说。
因此,这块“硬骨头”虽然负面新闻时常见诸报端,也有不少守法业主投诉,但却屡建屡拆、屡拆屡建,成了城市管理者的一个心病。

如今,情况正在发生改变。3月16日,济南市城管、城乡建设等13个部门在这个高档小区召开拆违媒体见面会。在此之前,市规划、房管、工商、城乡建设、金融、不动产登记中心6部门已联合下发采取惩戒措施的通告,其中两户业主在因违建无法办理营业执照后,很快就完成了自拆。
与此同时,济南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还发布了《关于暂缓违建房屋上市交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违建房屋暂缓办理上市交易的工作程序;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正起草针对全市的《关于对违法违章建设企业监管和信用惩戒的通知》……市检察院、市委组织部、市金融办、市规划局都行动起来,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自身职能,联合整治拆违。
强大的压力下,很多业主已经开始主动拆除违建。在小区里,机器轰鸣声不时传来,截至3月31日,261户违建业主中,共有256户业主正在进行自拆、承诺自拆或整改,达到违建户数的98%。
在肖斌看来,违建之所以屡拆屡建,就是因为违法成本太低,如今多部门联合惩戒,效果立竿见影。
不独济南,屡建屡拆、屡拆屡建的拆违怪圈,是很多城市在城市管理中所面临的困境。济南市城管执法局局长吕灿华认为,破解这一怪圈,就是要以法为绳,严格依照和执行好相关法律法规,做到拆违于法有据,同时多部门联动惩戒,加大违建者的违法成本,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将治理常态化、制度化。
以柔克刚,化解矛盾,拆后跟进优化环境
与肖斌不同,市中区王官庄街道英华苑社区居委会主任戚曼面对的则是另外一道难题。
戚曼大学毕业后一直在社区工作,贵都花园属于她的服务范围。这个90年代建成的开放小区,住的多是退休老人。很多一楼的业主把门前的空地圈了起来,当成自家小院。按照业主的说法,这是当时开发商承诺留给他们的小院,已经占了20年了。
戚曼说,业主圈占的小院,占用小区公共空间不说,其中堆放的杂物、凌乱的布局让小区环境格外脏乱差。好好拾掇拾掇这片区域,成了她在居委会工作以来的一个夙愿。
济南这次大规模的拆违拆临行动给了戚曼和小区所在的王官庄街道办解决这个难题的机会。除了市委市政府所展现出的拆违决心,戚曼的底气更是源自市委市政府在行动中明确提出,违法违章建筑拆除后,要“建绿透绿”“以绿化为原则、以不绿化为例外”,相关环境整治和修缮工作要第一时间跟上。
在戚曼看来,比起最后的拆除,前期的说服工作才是最难完成的任务。2016年年底开始,戚曼就和城管人员一起,挨家挨户做工作,但违建背后都有着种种复杂的历史原因和情感寄托,想说服住户,难度可想而知。
“一开始,大家根本就不接受这事,有的直接破口大骂,说啥难听的都有。”戚曼说,“这个时候你还不能扭头走,要不大爷大妈们会感觉有气使不出,更来劲。”对于说服工作中遇到的阻力,戚曼养成了“逆来顺受”的好脾气,“那时候我们说的最多的一句,就是‘大爷您别着急’‘大妈您听我们解释’。”戚曼和她的同事一遍又一遍向业主展示拆违后的规划,讲法律,谈政策,聊憧憬,“这里会规划一排停车位;这里会种上花草树木;这里会铺上花砖,方便大家散步……”

济南正在拆除老旧小区违章建筑,图片来自网络
一番水磨功夫后,戚曼终于做通了业主们的工作。如今的贵都花园小区,不再凌乱堵塞,整个小区的精气神一下子提了起来。“心里多少还有些抵触情绪的业主,如今看到环境的改善,见了我也都高高兴兴。”戚曼说。
“拆违拆临,绝不能只是一拆了之,事前和事后的工作同样重要。事前把违建的历史背景、产权情况等调查清楚,把说服劝解工作做扎实,才能确保拆违拆临有理有据,顺利平稳推进;拆除后,新的规划建设要及时跟上,确保公众能第一时间感受到拆违带来的整洁和便利,给后续的拆违工作做出榜样。”吕灿华说。
以身作则,先公后私,接受监督维护公平
“济南的城市管理水平之差,令人震惊……为什么一个省会城市、一个副省级城市、一个历史文化古城会管理成这个样子?是不会管?不能管?不想管?还是不敢管?”
2016年底,这封外地基层干部的来信被济南市委主要领导在一次会议上当场宣读,信中历数了济南占道经营、违章建筑、环境卫生脏乱差等问题,也由此拉开了此次拆违拆临行动的序幕。
济南,近几年常被冠以“大县城”等调侃,甚至有市民在济南市政府官方网站市长信箱栏目中留言抱怨,建议将济南炸了重建。对于拆违拆临、整治城市环境,市民的要求很迫切,呼声越来越高。
与此同时,拆违拆临牵涉多方利益,所面临的形势异常复杂。如何界定违建?涉公违建拆得动吗?如何保障公平正义?如何适当照顾困难弱势群体?拆违之初,不但很多涉嫌违建的人持强烈的观望态度,很多市民也不并看好。
为了保证拆违公正公开、有效率有节奏地进行,济南以“县区为主、属地管理、阶次实施、压茬推进”为整体思路,市依法整治违法违章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向社会公布拆违拆临行动拆除任务台账,接受公众的监督和举报,明确拆除截止日期。而所谓压茬,就是要让拆违层层推进,每个阶段都扎扎实实,做出效果。目前,拆除任务台账已公布至第二期第三部分,从第一期的288处,到第二期的11981处,均已基本完成拆除任务。
济南还在行动中明确,拆违要先公后私,先党员后群众,涉公类违建的拆除截止日期一般均早于非涉公类。比如在第二期第二部分任务台账中就要求,违法建设要求在4月底前拆除完毕,其中涉“公”的违法建设和违法户外广告要于3月31日前拆除完毕。根据《济南市拆违拆临工作问责办法(征求意见稿)》,未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拆除、清理完毕的,将采取约谈、通报批评、组织处理等措施。
对于生活困难的弱势群体,济南市要求有关部门要保障托底,想方设法妥善安置好,决不能出现拆除违建导致弱势群体流离失所、穷困潦倒的问题。
在往返于济南城乡的公交车上,路过一处拆违现场时,一位去市区打工的大妈扭头对她的同伴说:“济南现在拆违可厉害了,连南边的别墅都拆了。”
行动整体进展顺利,因为甫一开始,山东省委副书记、济南市委书记王文涛在查看拆违拆临现场时就定好了此次行动的基调:推进拆违拆临,法治有要求、群众有呼声、政府有布置。要按照“先政府后个人,先党员干部后群众”的思路,深入推进拆违拆临工作。各部门要尽快形成合力、建立联动机制、敢于动真碰硬,把违法违章行为与诚信系统挂钩,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东岳客)
编辑:口口
齐鲁壹点客户端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